杨雪婷

珍珠小姐-2
2025
布面油画
20×30cm

杨雪婷

修女与羊脂球
2025
布面油画
135×100cm

杨雪婷

项链
2025
布面油画
200×150cm

杨雪婷

潮汐-1
2024
布面油画
60×80cm

杨雪婷

2023年5月
2024
布面油画
60×80cm

杨雪婷

2024年7月
2024
布面油画
60×80cm

杨雪婷

扎起来的头发
2021
布面油画
150×100cm

杨雪婷

悬挂着的百褶裙
2021
布面油画
100×80cm

黎欣欣

浮标1
2025
画布、丙烯颜料、镀锌条、圆头螺丝
50×45cm

黎欣欣

浮标2
2025
画布、丙烯颜料、镀锌条、圆头螺丝
80×40cm

黎欣欣

浮标3
2025
画布、丙烯颜料、镀锌条、圆头螺丝
106×94cm

黎欣欣

(English) The Floating Marker 4
2025
Canvas, acrylic, galvanized bars, round-head screws
36.5×45cm

黎欣欣

浮标5
2025
画布、丙烯颜料、镀锌条、圆头螺丝
60×50cm

黎欣欣

漂流的叛徒
2025
布面丙烯
100×70cm

黎欣欣

麻木的遗迹
2025
布面丙烯
180×150cm

黎欣欣

蚂蚁与断崖
2025
布面丙烯
100×80cm

黎欣欣

无题
2025
布面丙烯、色粉
50×40cm

黎欣欣

毛男
2024
布面丙烯
50×30cm

黎欣欣

特写
2024
木板丙烯
50×40cm

黎欣欣

Swimming Pool
2023
木板丙烯
100×60cm

黎欣欣

Hijack
2023
木板丙烯
100×100cm

黎欣欣

钢管
2023
木板油画、砂
40×30cm

黎欣欣

凝视
2023
布面油画
40×40cm

黄海岩

知心爱人
2025
布面丙烯
50×60cm

黄海岩

怎么办
2025
布面丙烯
100×120cm

黄海岩

伞下
2025
布面丙烯
50×40cm

黄海岩

Take a Shower on Sunday Afternoon
2023
Acrylic and graphite on canvas
100×80cm

黄海岩

常在河边走
2025
布面丙烯
100×120cm

黄海岩

中原仙子
2024
布面丙烯、色粉
120×80cm

黄海岩

专辑封面
2024
布面丙烯
120×120cm

黄海岩

和枕巾同床共枕
2023
布面丙烯、石墨、油性铅笔
90×70cm

黄海岩

生长痛
2023
布面丙烯、色粉、油性铅笔
100×90cm

许嘉琪

哲学玫瑰园
2022
亚克力、树脂、仿石涂层、手工设色
120×120×70cm

许嘉琪

Wings
2025
硅胶、螺丝、高精度泡沫、镜面贴纸
尺寸可变,可穿戴装置

许嘉琪

欲望崇拜
2024
树脂
H 52cm,φ 20 cm

徐云轩

神游:鼓
2024
木材、山羊皮、水泥、亮光凝胶媒介、鲨鱼牙化石
H 243.84 cm,φ 55.12 cm,φ 35.05 cm

徐云轩

草园 I
2024
黄草纸、不锈钢、铝合金、胶水、石膏腻子板材
160×55.2×80.2 cm

美成空间荣幸地宣布将于2025年8月23日推出夏季群展“剪刀、纺锤与纺线”,此次群展由策展人高江波策划,自一个考察和关切新锐艺术家的视角出发,带来黄海岩、黎欣欣、许嘉琪、徐云轩、杨雪婷五位艺术家的创作实践。她们在各自工作中不时涌现的巧智、拙笨、暌离乃至困惑,实际上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一个尚无法言明的趋势:新锐个体在更加广域的文化疆域中驰骋的可能性。当下,对“命运”这一艺术史母题的重提,同样隐藏着与“潜能”有关的追问和答案。因此,五位艺术家创作中那些从流行文化、古代杂典、民间传说等旁征博引的复杂话题,都在或直接或间接地将命运的共时性捕获。因此展览的话题并不尝试体现一种共性,而是还原为一种共视的界面。

 

作为本展览标题的三种生产工具:剪刀、纺锤(纺轮)与纺线的组合,有一个统一的来源,即希腊神话里命运女神手中的法器。作为策展人对“后现代时空观“及“去当代”问题的进一步发问。在这里,命运这一无实体的所指,被纺织这一生产行为所象征。同样接棒了物质化的时空观,将原本神话的崇高感从实在界拉入象征界的符号秩序中,更加着眼在“如何参与和面对未知”这一可被体验的事实上。

 

当代艺术从西方神话中继承了关于“命运”话语和思考习惯。命运作为一种不可见的力量,常被比拟为一种阴性的存在。潘多拉、莉莉丝、塞壬……盒、蛇、水,这些带有显著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描述,对应着艺术史本身的原罪视点。因此在更加广阔的文化现象学角度下,主体间性的多样让我们有必要将原本的公允和中性,交还给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讨论中。就像隐藏在标题背后的命运三女神原本的共称“莫依莱”,其语意为“生来便应得的一份”,并无明确的性质倾向或者意指,同构着馈赠、希望、忠贞、灾厄和死亡。一副复杂且混沌的超越性面孔。在这样拔除原有模因的讨论语境下,年轻的创造个体将不再继承艺术史框架,文化史框架下重压在“命运”中,有关性别、使命、经验、传统…的迷思和思想负担,从而更加关注自我的表义和表义的过程。就像标题背后宣言着的:她们不再从命运中接过意志,而是从她们(莫伊莱)手中接过意志工具。

 

作为对本次展览意象的联想,以及空间策展视角下的灵感来源。策展人借用费里尼把影院拟作“子宫”的浪漫描述,以形容在如同母体的黑暗包裹沉浸中放下戒备,等待“可怖与神圣交织”的空白时刻的体验。电影那抽象的时间轴作为“线”,在此成为关键。就如同脐带,我们都将用自身的本能将线延伸为连接思想与感受的通道。哪怕我们总在“忙碌却无所事事”中,经历着永远临近却无法抵达的“焦虑”。但剪刀切斩、纺锤转动、纺线延伸,我们都将在名为黑暗的丰饶中出生和降临。

公众号名称:GalleryMC